2021年了,MR还值得期待吗

发布 2021-01-12 阅读 11分钟

前段时间看到了个消息,神秘的AR初创企业Mojo Vision要与日本最大的隐形眼镜制造商menicon建立长期合作。

诶?怎么搞AR的和搞隐形眼镜的合作了?

这是因为Mojo Vision在2020年2月宣布开发了一款智能AR隐形眼镜。来看看长什么样。

image

Mojo Vision的新产品就是要在隐形眼镜镜片内置一枚微型的显示器,可以让使用者在眼球右侧的屏幕上看到虚拟影像。

就像这样

image

image

image

嚯?效果还可以啊

这个消息在VR AR界还引起一阵轰动,毕竟这是目前人类在虚拟现实方面可以实现的最好的形态了。我激动的搓了搓手,难道,未来已来?

仔细一了解才知道,这个目前还是Mojo Vision 的产品原型,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公开发售的产品。Mojo Vision也只邀请了少数几家媒体进行产品体验。

image

体验者还不可直接佩戴眼镜,只能凑近镜片观看。透过镜片可以看到里面有绿色的图案和文字。 虽然目前只能显示单色的图像,但据Mojo Vision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彩色图像的显示方法,而且能保证清晰度。与menicon合作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眼镜的安全性和佩戴的舒适度。

image

目前Mojo Vision已经获得了NEA、科斯拉创投,惠普科技风投等公司超过1.08亿美元的投资,并表示,在三年内就可以交付面向消费者的产品。

image

此时我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的。一方面是对在不久的未来就能看见新科技的激动,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情节似曾相识。

在VR AR刚刚兴起的16、17年,AR创业公司Magic Leap就凭借在球场上一跃而出的大鲸鱼刷爆朋友圈,成为了很多人对于MR的初印象,之后流传出的一系列宣传视频更是让大家兴奋不已,以为Magic Leap声称的Cinematic Reality(电影级现实)就要实现。公司也趁着MR大火的潮流,疯狂融资19亿,可谓是风光无限。

image

然而除了零星流出的几段神乎其神的演示视频,Magic Leap迟迟没有拿出产品的实物。不久之后,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的一篇报道揭开了背后的事实——宣传视频都是特效公司制作的。Magic Leap根本没有办法达到视频中的效果。

image

至于他在两年后推出的第一款产品Magic Leap One,记者体验设备后表示这是一个笨重的需要连电脑的头盔,体验差而且实际应用遥遥无期。报道一出,将Magic Leap这家明星创业公司形象瞬间拉到了谷底。

image

如今Magic Leap已经凉的差不多了,似乎也没有继续研究消费者级产品的意愿,而转向跟Hololens差不多的,面向工业和企业的解决方案。疫情期间,公司不但大幅度裁人,CEO也换了人。想想几年前的盛况,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Magic Leap当时把自己和苹果比肩,希望能创造出改变人类生活习惯,改变世界的产品。苹果的确做到了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开创了新时代。

但在VR/AR/MR还不能突破技术限制,减轻设备重量的当下,这些头显就始终只能是一件外设。改变交互习惯?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顶个那么大那么重的头盔在脑袋上,也没啥沉浸感可言了。

为什么虚拟现实产品迟迟发展不起来?

说回Mojo Vision 。他们提出的方案算是目前在硬件方面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基本可以做到轻便和“隐形”。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技术难点。首先就是安全性问题。

比起各种头显,它更像是“仿生眼”的概念。创始人成立之初的用意就是想创造出一款产品可以帮助视障人士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安全性和佩戴的舒适度就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image

假若Mojo Vision真的实现了他所宣称的效果,是不是就能成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了呢?可能还远远不够。

我们期待的产品,是能够像电影里一样与周围的环境有自然流畅的交互。

MR就可以实现。MR和传统的AR相比就是对环境的感知程度更深。它不是简单地把图像叠加在物体上,而是和真实的世界有真实的交互。

就比如说我想要在桌子上放一只喵喵,我就得通过环境扫描,清楚地知道桌子在哪儿,桌子的边缘在哪儿,哪里有遮挡等等。并且,随着我头部的移动还要实时进行扫描,保证喵喵还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image

这就是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即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把这个技术很好的融入进眼镜中,我们在体验虚拟场景的时候才会有和真实物理世界一样的感觉。

这就牵扯到所有电子设备的痛:电池。电池技术迟迟无法解决,信息大量吞吐时候的算力就没办法保证。

说完技术就是内容了

如今VR AR MR 设备都十分昂贵,内容生产成本太高。缺乏优质的内容,就会更进一步的让硬件设备显得无用,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国外尚还有Steam VR 、Oculus Store 、Side Quest 和VIVEPORT几个大平台,但有的要科学上网,有的设备价格太高,对国内用户都非常不友好。

总而言之,诸多问题导致了如今虚拟现实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就一直不温不火。

又是新的一年了,但如果迟迟不解决技术问题,对于虚拟现实来说,可能还是无尽的寒冬。